3月12日下午1时许,70余名安居区高校学生、劳模工匠代表及中建八局成达万高铁建设一线的党员、青年代表们正往中建八局成达万高铁工程安居制梁场厂房走去,趁着午间小憩时间去“听课”。 听啥课?厂房内,刚从北京返遂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负责人唐利军头戴安全帽,一手拿着《政府工作报告》,一手夹着厚厚的笔记本,快步走向讲台,为一线工友和青年人才带来一场“热气腾腾”的全国两会精神宣讲。

宣讲现场。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摄
“唐老师,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有什么感受?”台下,“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提出了问题。 “第三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感受颇深。”谈起履职经历,唐利军打开了“话匣子”,去年由他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兽医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建议结出了“硕果”。今年2月,《中兽医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出台,进一步引导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老百姓有声音、代表有途径、部门有回音、政策有落实,这就是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唐利军说。 “唐老师,我去年刚毕业参加工作,想了解有没有关于加大青年人才培养的政策内容?”人群中,23岁的中建八局成达万高铁项目一线建设者张恒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今年全国两会上,‘青年科技人才’也是咱们的热点话题,还为一线工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打开笔记本,唐利军提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这让他更加感受到国家对技能人才的大力支持,让技能人才有“阶梯”更有“舞台”。

宣讲现场。全媒体记者 吴奉家/摄
宣讲会上,唐利军围绕大会基本情况、大会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有关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四川代表团履职情况等内容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全国两会精神进行宣讲,与台下“学生们”一起畅谈遂宁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遂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推进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与教育变革相互促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和锂电之都。 “新的一年,我们的职业教育要围绕地方产业来进行发展。”唐利军说,今年,他将继续把履职重点聚焦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上来,希望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服务地方重点产业发展。 一个小时后,宣讲活动接近尾声。唐利军提着公文包,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他计划通过座谈交流、知识竞答等形式,将全国两会的“好声音”传递到课堂,带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两会精神。 不久,制梁场上又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
(刘文诗 全媒体记者 唐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