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遂宁人大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市、区)人大  
 
大英县盐井街道人大工委 创新打造“三盐”家站品牌 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时间:2025-04-21 10:14:04   来源:
 
       川中大英地下盐卤资源储量丰富,早在北宋时期,先民们就发明了开采地下盐卤的小口深井“卓筒井”。近年来,卓筒盐井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大英“工业+文旅”蓬勃发展,大英县盐井街道由此得名。传承优秀传统,沐浴时代辉光,盐井街道人大工委创新构建“三盐”人大代表家站品牌,通过“造盐景”“添盐味”“增盐值”,形成代表履职的“盐井样板”,推动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走深走实。
       一、搭建“多维履职”平台,打造人大代表家站新“盐景”
       (一)立体化布局“家站点”。秉持方便快捷、功能实用、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共建共享”模式,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新建人大代表之家,在绿色油气化工产业链、群众聚集社区(小区)设立联络站,在各个网格、楼栋设立移动联络点,构建“1个街道代表之家+5个社区(园区)联络站+N个移动联络点”协同联动、上下贯通的立体履职体系,形成覆盖园区、社区、小区、单元楼栋的人大代表履职矩阵。同时,不断提升家站联系群众、宣传宣讲、视察调研、建议办理等功能,切实为代表履职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二)全方位融通履职路径。通过“线上+线下”“固定+流动”方式,推动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全天候、零距离。积极探索将代表履职搬到手机“云”端,通过代表微信群、“码上见代表”等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无障碍”反映民声,让代表更方便快捷汇聚民意。充分利用“代表集中述职月”活动契机,将代表述职与进家站履职相结合,“以述为媒”密切联系选民群众。探索将代表联络点与物业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等融合,搭建“王大姐调解室”“人大代表进小区”“茶馆议事”等特色平台,实现代表在小区、茶馆、楼栋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三)功能化组建代表小组。探索将进家代表跨选区编组,组建产业发展、法律咨询、基层治理、民生服务、项目建设等5支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优势和集体智慧,确保代表视察调研“专”而“深”。各小组先后围绕绿色油气化工园区建设、城市能级提升、小区物业管理等开展代表集中活动,提出10条既有专业性、又有“烟火气”的代表建议,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13个。
       二、丰富“三问联动”实践,增添人大代表家站新“盐味”
       (一)“问需于民”精准把脉。通过“选民接待日”“代表连心卡”“码上见”等方式,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向选民群众征集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意见建议,力求精准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街道人大工委及时统计分析群众意见,形成票决候选项目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为票决项目筛选打下坚实民意基础。2024年共收集群众诉求113条,整理形成县级票决候选项目4个、代表建议7条,推动背街小巷改造项目通过票决并顺利实施,优化城区公交线路的建议让2万余名园区职工、社区居民乐享其“乘”。
       (二)“问计于民”靶向发力。建立“代表领衔+专业智库”“调研+汇智”工作机制,常态化组织代表、群众、专业人士深入社区、小区、学校等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全方位征集意见建议,共商推动问题解决的良策实招。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标准不统一、物业管理难、停车难充电难等民生痛点堵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沉浸式调研”,形成《城市更新中的群众想法》《“三无小区”治理办法》等3项调研成果,助力蓬盐大院、同心家园等小区旧貌换新颜,“红色物业”入驻让12个“三无小区”蜕变为和谐家园。
       (三)“问效于民”闭环监督。完善“监督—整改—评议”闭环工作机制,建立“问题清单+解决落实”双向台账,推行“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群众评议团”制度,构建代表、群众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实施全链条监督。组织7名市县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监督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进度,广泛听取群众对项目建设的建议,高效推动园区173户居民和谐搬迁。2024年开展“民生实事我监督”“你点我督”等专项监督18次,推动解决问题37个,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三、实施“三链结合”工程,彰显人大代表家站新“盐值” 
       (一)与“产业链”融合,赋能发展。建立“代表联络站+产业联盟”服务机制,将油气化工领域12名专业代表编入大英经开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嵌入金融、法律、政务专业人士,聚合行业代表、专家智库力量,做大产业链条。组织开展“聚众智 助发展”系列主题活动3场,进站代表带头当好“助企服务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地、审批、融资、法务等问题45项,带动就业1200余人。
       (二)与“治理链”融合,破解难题。创新“微网格+代表履职”模式,动员引导辖区36名代表下沉14个治理网格,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网格中“当好四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群众实事的代办员)。聚焦“一老一小”照护、邻里纠纷等治理难点,常态化开展“代表志愿服务”“民呼我应·代表有约”等系列活动,2024年为群众办实事116件,协助化解矛盾纠纷68起,推动老旧小区安装电梯12部,整治安全隐患43处。
       (三)与“文化链”融合,凝聚共识。围绕蓬基井、汉陶博物馆等历史记忆,建立“代表家站+文化展示厅”双平台,实现代表在家站交流议事、群众在家站感受大英文化魅力。打造“代表讲堂”宣讲品牌,开展政策宣讲12场次、传统文化宣讲18场次。开设“留言墙”“回音壁”,回应群众期盼提出卓筒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发展建议9条,助力打造“大英美食街”,带动90%以上商户签订文明公约,实现以文聚心、以链聚力。
       (供稿:遂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闫晓佼   大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杨卫国)
 
 
编辑:snrd
版权所有:遂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川公网安备 51099102000011号  蜀ICP备12006070号
办公地点: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环岛商务中心1号楼  联系电话:0825-2223991
遂宁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电话(传真):0825-2988759 邮箱:sn_wgb@126.com